因為某個奇怪的原因,我被迫參加美國某高中拓展業務的會議。

美國學校的想法是,他們想要利用學校擁有的空地,建設另外一個校區。
這個校區只打算收七、八年級的國際學生,
英文可以不用很好,但學業成績必須要很好。


一旦學生的英文能力提升了,就可以換到另一個Junior的校區,
那個校區也是只有七、八年級學生,但是沒有ESL。
這樣到了九年級的時候,這些學生就可以與美國學生平起平坐了。


老實說,我是完全不同意這種教育方式,也不認為推得動。
但我並不打算發表太多自己的想法。
畢竟我旁邊坐的是小老闆,沒有我做主的餘地,
而且我也快離職了,更沒有立場提出意見。


但美國學校很執意要我說些甚麼。
於是我只好說: 「聽起來是個不錯的提案,但我不認為推得動。孩子太小了,就算學生簽證可以很順利下來,家長也不會願意放這麼小的小孩去寄宿中學。」
學校代表露出勝利的笑容,一副「就是等你這個答案」的樣子,得意的說:
「這時候你就要跟他們說,短暫的離別換來進入頂尖大學的機會,很划算的!!! 是親情的牽絆重要呢,還是小孩的前程重要呢? 毫無疑問,所有的家長都會選擇小孩的前程!」

 

我努力克制著想翻白眼的衝動,忍下兩個大呵欠。

 

拜託,我真是受夠了美國人的自大。
憑甚麼要別人為了莫名的原因放棄跟小孩一起成長的機會。
把一個小學剛畢業的小孩從家裡趕走,然後還送到都是有錢人的環境,
是要培養他冷血及比較還有炫富的個性嗎?

 

而且,從七年級開始放洋也許英文可以學很好,但也有學不好的例子啊!
就算學得無敵好了,那中文呢? 就不用理他了?
萬一下個世紀美國真的被中國打敗了,然後台灣學生要哭著回頭學中文?

 

再來呢,個人認為高中以前的成績,是假的。
國外的制度下,高中學習一年的東西在大學三個月就要完成,
國高中時贏在起跑點根本不代表甚麼;很多人一進大學就無法保持高中的好成績。
當然高中優秀的成績的確是進入好大學的必備,但沒有也不代表這輩子都沒機會了。
走另外一條路,一樣可以到達終點的。

 


事實上我這一年來看了很多根本還沒到終點就已經摔到在半路上的例子。
過早把小孩從家庭抽離、讓他們變成以進入名校為唯一目標的考試機器,意義何在。
這樣的話小孩子留在亞洲就好了。補習、拼滿分,大概亞洲的肅殺之氣還更重一點。

 

 

最瞎的是,平平是七八年級的學生,要上ESL跟不用上ESL的小孩離超遠,
中間還隔著高中部,是怎樣,不會講英文的要被隔離嗎?
即便他們強調這是為了教學安排的方便並依照學生能力分班,
我還是覺得根本就是從小灌輸階級制度的觀念。

 


總之是一個sick到不行的方案啊。

 

 

我現在漸漸又比較偏好亞洲人養小孩的方式了。



我們的托兒制度與老人福利都不完全,因為傳統上都是三代(以上)同堂,
托兒的工作是由家裡面退休的老人家在做;照顧老人則是由年輕人照看。
我不懂的是,在學習了西方的制度後,台灣社會開始以核心家庭為主,
但是我們反而更忙碌、家庭的關係更疏離,到底是在幹嘛啊??

 

雖然我沒有小孩(可能也不會有),但因為我家的小孩每個都放牛吃草的養,
跟別人有計劃的培養比起來,至少我們的童年是很開心的。
沒有數不清的才藝班、補習班、安親班 (因為都在阿公阿媽家托嬰),
所有的小孩還是都好好養大了。
雖然沒有甚麼了不起的成就,但是也算都在還可以的軌道上。
(我想這也是我家的人抗壓性都很強的原因。根本都像沒拉過的橡皮筋怎麼會彈性疲勞呢)

 

既然世界上的菁英配額就那麼多,養小孩還是順其自然就好了。
他要是菁英就會自己變成菁英,頭腦是天生的啦!

 

(懶惰三角龍蓋章確認)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網路三角龍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4)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