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因幾個已久無體力日夜追劇的朋友都以神速不間斷看完「琅琊榜」,我也跟著腦波很弱撩下去,週末在家一口氣看個六七集(還把恐龍爸一起拖下,父女兩個像馬鈴薯一樣各占據一張沙發一整天),看完還真是同意大陸網友的評論: 「這真是一部久違了的、對得起觀眾智商的連續劇」。

 

相比之下,台劇就太過不爭氣了。

 

最近有一部新的連續劇「加油! 美玲」,某次看到預告覺得還故事還滿吸引人,本來預計要看,但最後又忘了 (因為都太晚下班,所以其實已經沒有每天開電視了),直到某天因故請假在家,拿著遙控器亂轉,轉到重播,看了一下。

 

看到的片段是女主角美玲被養母設計陪美國大兵過夜失敗,造成美國大兵受傷,一群人在醫院吵吵嚷嚷的一幕。

聽了幾句台詞,我就莫明怒起來:

1. 美軍長官的英文分明不是美式英文,事實上我覺得那是其他歐洲國家的腔調。
2. 專做美軍生意的酒吧老闆娘跟酒吧女英文也太爛了。
3. 商專學生的女主角,明明聽得懂英文,卻硬要用台語回答。
美軍長官會說的是國語,然後這樣還能溝通。
4. 阿媽明明能說國語,也硬要用台語跟美軍對談。
(你們是吃了翻譯蒟蒻乎)

 

本來就不會再管這齣戲了,但因為對台灣製作連續劇的態度跟品管這麼隨便感到很生氣(覺得糟蹋一個還不錯的劇本跟認真的表演的演員),想要記錄現在的感覺,就趁可以晚睡的週末很認真上網 (對,上網,解析度超差的,看半集就快崩潰了何況一天六七集,這樣是要怎麼是陸劇比)把目前這幾集都看一看。

 

看完了這幾集後,我想可以來分析一下故事的時間點。
女主角專科畢業時剛好中美斷交1978年,往回推20年,女主角是1958年出生。
所以到目前為止故事背景橫跨1958-1978。

 

以下來講為甚麼那些雞同鴨講會戳到我的怒點。

 

1950年代的台灣,距離二次世界大戰結束不久,當時由國民政府「接管」台灣 (這個接管在現在有很大爭議,以後有空再說)。

國民政府來台後,極力推行國語運動(1950-80年代間,我小時候因為住鄉下也跟著被推行了一下啊)。這個時間不管是受教育還是洽公,都必須說「國語」,也就是「北平話」。

那個時空的人被教育成說閩南語或其他母語是低級、不文明、退步的表現,不但小孩在學校講母語要被罰錢,很多台灣人還被洗腦得也不教後代聽說母語 (我自己有些朋友明明本省人但台語講得2266, 還有少數幾個連聽都不會聽,初識時還以為他們是外省人)。

 

而1950年代的中國大陸,正經歷國共內戰而國民黨節節敗退,大量的中國「難民」遷往香港、台灣、歐美等地。小小的台灣一口氣擠入大量的外省移民,再加上更早就來的軍人跟官員、美國駐軍、白俄等歐洲人,台灣的人口組成遂有了巨大變化。而在語言的表現上,有著各省濃厚鄉音的「國語」跟夾雜國語單字的台語(或其他母語)則是一般人對話的方式,幾經時空轉換變成了現在的「台灣國語」- 同樣語系、同樣發音文法,但是跟對岸同胞的「國語」類似卻不相同。

 

女主角的生母,從未嫁時居住的巨大洋房跟後其身為化學工廠董市長的身分推論,應該就是屬於這一個族群中的頂尖者 (富商或大官,一般軍人或公務員人多是依官階分配日本人留下的房舍,美其名宿舍)。這些人通常在中國大陸時是有權勢、或是有財產,生活無虞,遷移來台時甚至能繼續大陸時期的奢華。更能幹的,還能用大陸帶過來的資本東山再起。

 

女主角的生母既然是屬於這樣的族群,我就不懂為什麼除了跟她母親講話(包含工作),她全程都要講台語。那年代的高階外省族群,如上所提,可是不需要、也不屑學習台語的。

 

女主角第一任丈夫家裡,也是用台語對話。他們能走後門進入海關工作,我想不至於屬於是光復初期的本省人。更何況他們跟女主角親生外婆家似乎有點關聯,印象中(實在不是能讓人印象深刻的橋段)好像是老太太的同鄉或過去的屬下之類吧。而這個家庭的媽媽 (女主角未來的婆婆)尖酸刻薄、講話潑辣甚至有點得理不饒人或無理取鬧的樣子,倒有點像刻板印象中外省婆子的形象(那個時代的本省女子要這麼表現大概是萬中選一)。這樣一個太太居然能跟本省女學生(女主角的妹妹)用流利台語對罵,我真是差點下巴掉下來。


正常應該是一個用尖銳的標準國語尖叫、另一個帶有台灣腔的國語(是否達到台灣國語的標準看個人)才對啊!!!

(然後外省方還對本省方用台語說「小姐請你們先離開.....」是要觀眾多出戲!!!)

 

劇中還有一個家庭,代表的是「去去去、去美國」,移民去美國的家庭。

因為接受美援(其實很多是生產過剩的農產品及快到期的加工品...)及有美國軍力協助保衛台灣等關係,加上美金當時很大很好用、舶來品很厲害,還有在當時戒嚴的氛圍下嚮往美國「自由」,1950-1980也是一個人人都想當美國人的年代(好啦現在也還是很多人想當美國人,看看去美國生小孩多夯)。當年的方法最普遍大概是連繫美國的親友辦依親、透過留學或外聘途徑、甚至當郵購新娘等等。

 

1960年以前移民到美國的台灣人,我想應該主要有兩個族群:
1. 不認同國民政府的台灣權貴: 較少使用國語(北京話/普通話),在家裡除了英文外主要使用台語跟日語。這種家庭的後代除非是大學修了中文,不然能夠使用流利國語的應該相對較少。

2. 不認同台灣的外省權貴: 因為只是路過台灣,從來不會費心學台語。這個族群會在家裡說國語,或逼後代去上中文學校。

(強調權貴是因為當時要出國難如登天,一般人相對機會小)
(留學生呢,有很大一個族群也是家裡有錢的優秀學人,還滿常在文學作品內看到或聽到「賣了一片山頭的土地讓他去美國留學」這類的說法)
(題外話: 這些人很多最後在美國從舊時王孫變成了一般人,結果還是達到共產主義人人平等的目的了)

在「加油!美玲」中的假美國人代表,是女主角生母的好朋友一家人(我想比較可能是設定為一起從大陸過來,或者在大陸就認識)。擁有與外省權貴-女主角生母-相似背景的一家人,不但全家都講台語、跟女主角生母講台語、還設定國小畢業就出國的小女孩,到18歲回來台灣玩,使用的語言\是台語(主要)+國語(次要)+幾個英文單字。

我內心覺得這個順序應該是完全錯誤了吧!!!!

 

那個年頭可是沒有滿坑滿谷說中文的同學、便利的華劇、華人流行歌曲、華文書籍來鞏固中文能力,除非家裡特別要求,不然使用的應該是大量的英文+英語文法的中文。而依這個角色的背景設定,她使用的語言應該是英文+國語。使用流利的台語,真是(非常)不合理。
(真可惜朱蕾安在「春梅」裡用一口發音標準的流利日文加「我就是高你一等」的強大氣場把日治時期的上等日本公民洋子學姐詮釋的那麼好,整個幾乎變成女二了!!!)

 

而且除了語言之外,這個角色對美國大學的了解也太低落了一點!!!
詳細我也懶得舉例了,總之從她口中說出來的說明,其實都是台灣人的刻板印象。
(假裝要出國留學去找南陽街找個留學顧問諮詢一下那麼難吼?! 又不用付錢!!!)

 

另外,劇中的其它角色,不論是在家裡、在學校、在公司都講台語,是要逼人多出戲。
看起來完全像光復前期的戲劇,不管是閩南人客家人還是原住民通通都要講字正腔圓的國語一樣白癡。
以前那種做法現在被批評為是獨裁、不尊重台灣的歷史跟人民、大中國主義;
那這部戲這樣的作法難道不是另一種獨裁、不尊重台灣的歷史跟人民、大台灣主義嗎?

 

搞不懂這種設定要是討好誰或是想要表現什麼。

(未抱怨完待續)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網路三角龍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