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點一橫長,一撇到南洋;十字對十字,日頭對月亮」
這個謎底是「廟」的字謎,給了童年三角龍對南洋最初的想像。
 

我曾經認為南洋遠在天邊。
以前的人花了半輩子的時間抵達、半輩子的時間打拼,拚一個衣錦還鄉不要客死異鄉。
 

大學時學到海上絲路,漸漸構築起南洋真實的風貌。
原來馬六甲才是以前人們說的南洋。
她是個交通要道,貿易中心點,多元文化薈萃地。
三寶太監鄭和七下西洋途經之處。

_1760531.JPG

可以直接看到馬六甲海峽。
這條在過去國際貿易上扮演重要角色的水上交通要道,連結了印度洋與太平洋。
因為多元的文化(中華、荷蘭、葡萄牙、英國等等),馬六甲在2008年登錄為世界文化遺產。

明朝史書記載的馬六甲王朝為滿剌加國,推算期間為1400-1511年的一百多年間。
滿剌加國曾經屬於暹羅王朝;1406年時,國王拜里米蘇拉曾經遣使表達願為明朝屬郡,
明成祖永樂皇帝遂封拜里米蘇拉為滿剌加王,從此不再隸屬暹羅,一直到成化年間都還持續進貢明朝。

因為明朝與馬六甲的友好(臣屬?)關係,也帶動了人民的交流。
馬來西亞獨特的族群「峇峇娘惹」(土生華人)就是由馬六甲開始、向外擴張。
「峇峇娘惹」為當地人與華人通婚所生之後代,男子稱為「峇峇」、女子稱為「娘惹」,
文化融合馬來文化與華人文化,自成一格。

 

_1760634.JPG

我們住的飯店所在的郭陳貞祿路上有一整排的華人街屋,
載我們到飯店的grab司機說這是以前的富貴人家住的地方,
等閒沒有機會來。
的確這條街上的房子真的感覺都特別精緻,自有一股傲氣,
旁邊雞場街的庶民熱鬧氣氛完全傳不到這裡。

 

 _1760627.JPG

郭陳貞祿路上最顯眼的建築就是曾氏家族的「峇峇娘惹祖屋博物館」,
表存良好的建築物同時是新加坡著名大河劇「小娘惹」的取景地。
 

這棟「豪宅」自1861年起為曾式家產,1985年開始成為博物館。
總共有三間街屋那麼寬大,門口的燈籠手工細緻,寫著「曾府」,
屋簷的牌匾則是「瑞興」(福建話發音),代表曾氏家族的瑞興號。
第一代先祖曾清秀先生曾經種植檳榔膏,接著轉種植橡膠而發跡。
第二代曾生枝與同是峇峇娘惹的夫人成婚,兩人遇有八名子女,後代開枝散葉,
目前已到第七代,博物館內也展出家族的照片。
 

館內不能拍照,可選擇專人導覽或自行參觀。(自助導覽手冊)
建議可以跟著穿著娘惹福式的導覽員,講解生動又清楚,可以對娘惹文化有更多理解。
 

參觀過博物館後覺得,峇峇娘惹保有許多華人的文化習慣。
例如未嫁女子不能隨便外出,待客的偏廳留有小縫,供家族女子「相親」時偷偷看來訪男客的樣貌。

峇峇娘惹如同很多地區的華人,是相對富裕的階層,
也因此他們較少與其他族群通婚,表面說是要保有自己的文化,
其實我覺得更多是「門當戶對」的實踐。
 

2019 馬來西亞行_190604_0044.jpg

峇峇娘惹的富裕同時也體現在飲食文化上。
例如「金杯」。
這道菜其實是變化型的「薄餅」(福建話發音接近台語的薄餅),
餅改為捏成杯子狀、油炸過,填入薄餅餡,再淋上娘惹口味的辣醬。
非常費工,但非常迷你,一口就沒了。


沒有要進博物館參觀,或是很想要拍攝傳統峇峇娘惹房屋,
可以選擇入住同條街上的富禮客棧。

_1760501.JPG
因為早年馬六甲的房屋稅的計算方式是依照面寬,
以至於當地華人建造了許多面寬不大,卻又深又長的街屋。

 

_1760475.JPG
為了採光及通風,通常會有天井,後面一進又一進,還有藏著水井等設施。
(跟台灣老街的房屋類似)

 

_1760480.JPG
這是Hotel Puri的「迎燕廳」,真的有燕子在裡面築巢。
擺設的骨董文物都是可販售的。
左邊小門出去是個院子(後花園?),還有水井。
後面房間區也有一個水井,到底一個屋子裡能有幾口井啊?
 

_1760708.JPG

後面還有小型博物館,
以一些簡單的展示品條列馬六甲的各個歷史階段。

 

 

三角龍ps:

因為日日吃太飽,以至於沒有肚子再去吃娘惹餐廳,金杯居然是此行吃到唯一一個娘惹菜,
連娘惹糕都吃不下到底是怎樣。
不管去哪裡都覺得有遺憾我有日一定要回來啊。
 

參考資料:
峇峇娘惹祖屋博物館官網:  http://babanyonyamuseum.com/zh/
(十人以上團體建議事先預約)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峇峇娘惹 博物館 馬六甲
    全站熱搜

    網路三角龍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