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語歌"孤女的願望"第一句是這樣唱的,
這首寫於50年代的歌,
藉由少女對首都的憧憬來描述的台灣社會的轉型跟農村人口外移的潮流.
週末去看了部電影-- 最近打得很兇的 Always幸福の三丁目
預告片看起來真的非常幸福, 等捷運的時後每看一次就更想看正片.
事實上這真的是一部非常幸福的片.
![](https://imageproxy.pixnet.cc/imgproxy?url=https://pic.pimg.tw/rice0208/c4e58a791e5730e283cecd673fcf85a2.jpg&width=400&height=416)
背景是二次世界大戰後, 經濟正慢慢的蓬勃發展.
電影裡描述的人都是升斗小民, 也許沒有什麼物質享受, 卻很容易感到幸福.
泡芙, 鋼筆, 電器.
一台電視是全里(可以這樣翻吧@@)的大事; 小小的螢幕播放著摔角, 卻帶來大戲院的感動.
單純的環境, 出門可以不鎖門, 為了深厚的感情可以放棄優渥的生活.
其實這些我都不陌生.
阿媽有時會懷念過去, 那個一丁點兒小事情就全鎮沸騰的時代.
她總說著以前不但不鎖門, 甚至不關門.
總說著以前人情的濃厚, 問路時人家會好心帶你到目的地, 即使完全不順路.
總說著拜訪的人不在家, 鄰人會熱心招呼甚至留客用餐...
聽多了, 每次經過大同區我總是盯著不高的樓房發呆,
幻想著50年代的台北該是什麼樣子.
也許像電影裡東京的樣子.
西洋式兩/三層樓房, 新拓寬的街道, 電車(台北好像沒電車就是)...
其實我覺得好像溫哥華的舊downtown.
還有那帶著大家的夢想建築起來的東京鐵塔.
看完了這部片, 我不再覺得那只是個"乏味的紅色鐵塔".
甚至, 要修正 東京鐵塔=觀光景點 的詭異觀念.
喔對了, 三丁目裡面好多狗狗跑來跑去或趴在路邊休息.
不曉得是有人養的還是流浪狗,
若是後者, 那個時候的狗狗也是好好命啊.
always的幸せ, 也許是來自流失已久的單純人性.
三角龍ps
如果是小強一定會問:
那不是應該很溫馨嗎? 怎麼會累?
三角龍答曰:
因為從進電影院坐下就開始哭直到電影結束,
又哭又笑, 只一「累」字可形容.
(還因為失水過多一整天都在喝東西)
不過這是一部很值得推薦的電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