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以我去過的來說好了.
排名第一的首推萬華區的西本願寺.
雖然有著個日本名子, 雖然覺得應該要是座美美的寺廟,
可我路過的時候真以為是廢墟來著, 有次天黑時走過根本覺得是鬼屋.
至於是怎麼保存下來的, 有興趣的可以辜狗看看,
絕對完全傻眼.
(啊對了, 前陣子在三立的櫻野三加一看到去西本願寺取景
嗯, 還是很傻眼)
上面那張圖片也在萬華區, 剝皮寮.
第一次聽到這個名子, 只覺得好玩.
跟大家猜著剝的是什麼皮,
樹皮? 蛇皮? 鹿皮? 人皮(因為是商業區)?
當然跟剝皮有沒有關係目前為止還無法釐清,
一般較為被接受的說法是來自語音的差異.
本來是叫福地或福皮, 日本人來了以後取台語發音變成hokuhi, 漢字北皮,
光復後國民政府又取台語發音的"北皮"而成剝皮寮.
呼~真是我聽過最繞舌的解說.
這個地方本來是要拆了, 住戶也都強迫搬家.
(這方面的故事請一樣參照辜狗大神)
後來雖然緊急喊停, 但是怪手已經敲掉一半了.
房屋不堪入住, 所以現在變成鄉土教育文化中心.
請來改建的設計公司還滿有心的, 保存了原樣,
(連敲了一半的牆壁都用強力玻璃保存起來)
新加入的元素看來也不很刺目.
門口都有門牌號碼, 還有解說原來屋主、店面等的牌子.
新加入的牌子, 還有可愛的圖片,
但是很神奇並不覺得突兀.
除了辦公室會議室外, 當然還有殘障人士坡道之類的.
整理過的走道.
上面黑黑的木材大有來頭, 是澳大利亞的鐵軌枕木.
為何挑選這種黑黑的木頭呢?
因為剝皮寮曾被惡意縱火, 是為了此一事件才選用黑木...
(被火紋身的剝皮寮....建築設計師的想法啊)
(os: 被惡意縱火好像是台灣古蹟的宿命嘛)
因為剝皮寮是社會下階層的人居住的地方,
所以不同於我過去參觀過大大小小的XX宅,xx故居, xx府, xx館等有著懾人氣魄.
裡面就是這麼小.
這一間還是比較寬的(害我熊熊覺得阿嬤家也很大間).
因為都市計劃跟道路重劃, 剝皮寮這排房子有的較大間有的較小間,
建築風格也從清代、日據、乃至光復時代.
至於這麼多間房子為什麼挑這間開放參觀(其他的有的當辦公室有的只開放一層樓),
原因真是超他媽的可笑.
因為國學大師章太炎在這裡住過幾天.
別人一家子擠一間, 他老人家一人佔了兩間,
還抱怨樓下草藥味等不好聞, 抱怨樓上熱得像蒸籠一般.
重點是他也不過在那裡住了幾天!!
不過幸好有他住過這幾天, 不然這邊早就變成什麼大樓還是學校用地了.
(很可笑吧, 台灣在地的文化傳統,
要靠一個跟台灣一點也不熟的大師來保存
那另外一頭的呂阿昌醫師宅一點也不重要就是了, 反而還沾了張大師的光呢)
一般樓下都是店面, 樓上住家, 很典型的台灣商家floor plan.
樓梯超陡峭的還沒有扶手,
這絕對是全能住宅改造王第一個會敲掉的.
(沒有意外的, 樓梯下方的空間是貯藏室)
看過最小的天井.
不過後進真的好涼.
不得不佩服古人的智慧啊!
嗯, 呂醫師家的樓梯.
他畢竟是醫師, 房子面積大一點,
但是這個樓梯一樣要冒著生命危險爬.
其實每間應該都有這樣的樓梯, 通閣樓.
這間的大門口還保有原先的招牌.
還在整修的部份.
說真的, 我還滿期待會變成怎麼樣子.
日據時代這邊蓋了一個蓄水池,
為我們導覽的先生很可愛, 他說如果是他做主,
要蓋一個日據時代長相的警察局當infomation booth,
員工穿中山裝跟木屐.
然後騎樓可以有人力車, 從這頭拉到那頭, 一次十塊之類的.
我們聽得一直笑, 但是全部舉雙手贊成.
古蹟是要這樣活用的沒錯.
要是想台北故事館那種用法, 還真讓人提不起興致再去一次.
三角龍ps
參觀免費, 值得去, 但是建議多找幾個人(15以上)一起可以安排導覽.
導覽要先預約, 而且一天四場.
三角龍花費:
早上搭公車, 下午走路, 晚上走路到西門町搭公車回家.
(總共逛了三個廟兩條市場街還有剝皮寮)
一整天的花費其實都在肚子裡, 大概兩百多三百吧.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