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常等公車的站下有個廣告牌子, 標題為"顏", 下面兩張面對面的臉孔,
內容為: 不管我的父母來自何處, 我們都是台灣孩子.
因為老愛說被美國人歧視的台灣人, 其實也有種族歧視.


而這個事實, 已經隱藏了很久很久.
尤逢選舉政戰, 省籍問題一定會被提出來講, 也總是能夠挑起戰火.
 
但有沒人想過, 到了這個時代, 除了模糊的鄉音, 傷痕累累的古老記憶,
區分本省外省還能有什麼依憑?
若真要區分, 有著本省媽媽外省爸爸(或反之, 或四分之一)者, 要歸在哪個族群?

說到族群, 台灣的族群也是越來越多了.
除了原住民, 本省 , 外省, 本省外省混血, 還多了東南亞的勞工及新娘, 大陸新娘,
以及這些外籍新娘與本省(或外省 )丈夫的孩子;
最早期最早期漢人與原住民的孩子, 漢人原住民與歐州美洲人的孩子,
還有一些明明祖宗十八代都是台灣人卻偏偏有張混血臉者.
更何況, 原住民有九族, 漢人就一定純種嗎? 只怕那五千年歷史中, 早混入了其他游牧民族的血統.
若要一個個區分, 根本就是一整個混亂.

何不給大家一個共同的名稱-- 台灣人 --?

聽過有很多老僑, 退休了後想回到原來的國家, 卻發現日新月異,
早已與以前的親友及整個大環境格格不入,
那個盼了許多年的家鄉不是家鄉, 這個從未真心接納的異鄉竟不是異鄉.

其實台灣很多外省人也是如此.
三角龍的外公是福建人, 從小我對他的印象除了不苟言笑就是對故鄉的思念.
阿姨在美國穩定後接了外公外婆去玩, 只要參加的行程有搭遊輪, 外公就很開心, 像個孩子般期待著.
恐龍阿姐說那是因為他當年就是搭了船到台灣, 一去經年堪堪要與家鄉斷了所有聯繫,
只好盼著船可以搖啊搖, 搖回家鄉.

等了幾十年, 阿豆仔的船搭了好幾趟, 台灣終於開放探親.
外公與本省牽手, 由芋仔蕃薯的女兒帶著, 搭上了那班他盼了多年的班機.
只是, 從大陸回來後, 似乎那累積許久的思鄉之情全沒了.
現在他反而比較關心台灣.

對這些老芋仔來說, 到底那塊芋頭是家鄉, 還是這顆蕃薯是家鄉?

方文山說: 到不了的都叫做遠方, 回不去的名字是家鄉.

《流離記意--無法寄達的家書》裡有一篇這樣提到:
吃了一回朝思暮想的苟不理包子後, 開始害怕天津親戚再請吃苟不理.
跟親戚一起騎腳踏車去看熊貓, 卻被千千萬萬同時移動的腳踏車嚇得不知如何騎車.
上飛機要回台灣, 打從心裡開心著, 終於要離開這裡了!
才終於發現, 家鄉回不去了.

(《流離記意--無法寄達的家書》--有氣質三角龍今天看的白書)

人們追尋的, 其實只是一種歸屬感.
幸好我的家鄉並沒變成異鄉, 而我的異鄉因為有熟悉的街道及朋友也不算異鄉.
我真幸運.
 
但話說回來, 如果族群歧視一定會存在於有人類的土地上,
那我寧願當可以理所當然歧視別人的那個族群.
 
三角龍夠小人吧娃哈哈哈~
 
三角龍ps~
想到高中的時候做性向測驗, 用的是美國來的卷子, 其中有個選項就是ethnicity,
不過指導老師要我們跳過不填, 因為~ only americans care about it. 是嗎?
自欺欺人成分多些吧.  就是真小人與偽君子之分唄.
我可不會因為有著canadian pride就說所有加拿大人都沒有種族歧視,
或因為討厭美國人說所有美國人都是短視鬼.
 
三角龍再ps~
所以想養動物的也不要再分族群了,
ainoko有什麼不好呢!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網路三角龍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4) 人氣()